喜得宝

喜得宝

产后子宫怎么恢复正常?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有哪些?

高龄备孕 1
  宝妈生完孩子以后,身体都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可是有些宝妈的子宫恢复的很慢,有些状况是子宫没有恢复好哦!
  产后子宫恢复可是不容忽视的哟,宝妈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子宫恢复好了呢?一起来看看子宫还没恢复好的表现吧~
  1.突然长出“小肚腩”
  有些宝妈生完宝宝后,小腹赘肉却无法消除,这常常是由于宝宝个头儿很大,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
  其实,大多数宝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不过,如果在自检的过程中,产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很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肌瘤引起的。
  2.子宫内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
  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
  这样会“连累”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的危险。这是产后子宫恢复不全突出的表现,在产褥期最容易发生,宝妈们要特别注意。

undefined

  3.突血性恶露明显增多
  子宫复旧不全的主要表现是血性恶露明显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约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
  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增多,宝妈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子宫较同时期正常宝妈的大而软,位置大多后屈,有轻度压痛,宫颈松弛。
  产后如何恢复子宫?
  1.按摩子宫+子宫收缩
  子宫恢复靠收缩,但子宫收缩靠什么呢?
  靠自然机制:也就是发动之后,子宫就不断的收缩,排空了再排空,让子宫腔不会有空隙。我们传统上教导宝妈按摩子宫,其目的还是引导子宫不断的收缩,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
  2.产后应及时排尿
  产后要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3.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
  产后6~8小时,宝妈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
  卧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势,避免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4.产后应该哺乳
  母乳喂养不仅非常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5.注意卫生
  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进一步影响子宫的恢复。
  产后子宫的恢复是非常关键的,希望每一位宝妈都能注重产后子宫的修复,月子期是不错的恢复期,如果自测发现产后子宫没有恢复好,可以尝试这些子宫辅助的方法。

undefined

  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哪些
  症状一、痛经
  痛经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一般在月经前一至两天开始出现小腹及腰骶部疼痛。月经第一天最严重,之后逐渐减少,直到月经干净。有时疼痛会放射到臀部、肛门、会阴和大腿内侧。
  症状二、不孕
  不孕的原因多为盆腔粘连、子宫固定在后位、卵巢功能障碍、同房时疼痛等。
  症状三、月经失调
  患者常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少数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减少,可能是异位内膜侵犯卵巢引起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所致。
  症状四、同房痛
  异位子宫内膜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阴道-直肠隔,或极度后移的固定子宫,同房时因受牵拉可引起疼痛。一般来说,月经前性疼痛更明显。
  症状五、急性腹痛
  月经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上皮脱落出血。如果出血量使囊肿短时间内急剧增大,就可能出现急性腹痛。此外,当囊肿内压力急剧增加时,囊肿破裂,也会引起剧烈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肛门扩张等症状。
  症状六、肠道和泌尿道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时,可引起排便困难或排便时疼痛,通常在月经前和经期加重。有时甚至会在月经期出现血便。而膀胱、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与月经有关的周期性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