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主要包括三大系列,即红细胞系列、白细胞系列、血小板系列还有血红蛋白。
红细胞系列: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白细胞系列: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其他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等。
血小板系列: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容积比、血小板分布密度、大血小板比率等。
血常规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不同种类的细胞数量和比例来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可以明确病人是否有贫血或者是红细胞增多性的疾病,有没有感染,白血病或者是血小板减少症、增多症等疾病。
血常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有白细胞正常值范围是(4-10)×10^9个/L。红细胞正常值范围是男性是(4-5.5)×10^12个/L,女性(3.5-5.0)×10^12个/L,新生儿(6.0-7.0)×10^12个/L。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是男性为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小板小板正常值范围在(100-300)×10^9个/L。
1、白细胞:白细胞在体内有抵抗疾病的重要作用,白细胞成熟后在血液中基本上停留6-8小时,之后就会进入到组织里去,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是(4-10)×10^9个/L,正常情况白天和晚上数值会有所波动,特别是运动后会轻度升高,是正常生理变化。
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结果是临床诊断贫血主要指标,也是体检血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g/L临床判定为轻度贫血,低于50g/L判定为重度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4、血小板:血小板是体内凝血功能好坏检测指标之一,血小板增多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低于100×10^9个/L,临床上判定为血小板轻度减少,这时病人会出现皮下出血,如皮肤出现紫色和黑色小方块。如果低于50×10^9个/L,临床上判定为血小板重度减少,严重时会造成体内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
红细胞系列: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白细胞系列: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其他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等。
血小板系列: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容积比、血小板分布密度、大血小板比率等。
血常规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不同种类的细胞数量和比例来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可以明确病人是否有贫血或者是红细胞增多性的疾病,有没有感染,白血病或者是血小板减少症、增多症等疾病。
血常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有白细胞正常值范围是(4-10)×10^9个/L。红细胞正常值范围是男性是(4-5.5)×10^12个/L,女性(3.5-5.0)×10^12个/L,新生儿(6.0-7.0)×10^12个/L。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是男性为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小板小板正常值范围在(100-300)×10^9个/L。
1、白细胞:白细胞在体内有抵抗疾病的重要作用,白细胞成熟后在血液中基本上停留6-8小时,之后就会进入到组织里去,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是(4-10)×10^9个/L,正常情况白天和晚上数值会有所波动,特别是运动后会轻度升高,是正常生理变化。
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结果是临床诊断贫血主要指标,也是体检血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g/L临床判定为轻度贫血,低于50g/L判定为重度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4、血小板:血小板是体内凝血功能好坏检测指标之一,血小板增多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低于100×10^9个/L,临床上判定为血小板轻度减少,这时病人会出现皮下出血,如皮肤出现紫色和黑色小方块。如果低于50×10^9个/L,临床上判定为血小板重度减少,严重时会造成体内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